1月21日開幕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自治區代主席藍天立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做政府工作報告,實施“壯美廣西·智慧廣電”工程自2019、2020年后,第三次被寫入區政府工作報告,并再次被列入了自治區重大工程項目。2019年4月,“壯美廣西·智慧廣電”工程正式啟動,廣西成為全國第二個以政府名義出臺智慧廣電工程建設實施方案的省區。
一是“智慧媒體”。建設廣西融合媒體云平臺,為全區各級媒體單位提供云計算和云存儲能力、融媒體指揮調度、專屬APP搭建及內容多渠道分發、互聯網云直播、大數據洞察及輿情、信息安全保障及平臺運維、技能培訓等服務。積極推動廣西融媒體業態升級,實現融媒體業務與政務一體化平臺、文化旅游平臺、電子商務平臺等政、民、商平臺的高效整合,提高融媒體中心的運營能力,推進融媒體中心渠道下沉,向百姓提供媒體生產工具、媒資加工服務等,挖掘鄉鎮、基層群眾潛力,實施“開門辦臺”,為各級融媒體做好全方位服務。如廣西廣電文旅云平臺建設項目,主要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新技術新模式,打破部門、行業之間的壁壘,建立全區互聯互通的旅游大數據中心和旅游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廣西文旅行業數據全面匯聚、共享互通和創新應用,該項目在去年還被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列入了第二批數字廣西建設標桿引領重點示范項目(企業、平臺)擬認定名單中進行公示。
二是“智慧網絡”。工程建設主要采取光纖到戶進行覆蓋,其中新建的農村有線廣播電視網絡采用了先進的IPON光纖到戶技術,具有獨特的三通道傳輸機制,實現萬兆進村、千兆入戶,具備最高千兆互聯網寬帶接入能力,直播、點播、上網互不干擾。所有用戶終端均為智能型的“廣電云盒”,除了提供超過75套的直播電視服務、46套高清和1套4K超高清等豐富的直播電視節目外,還提供小象互動、廣電寬帶、無線WiFi、時移電視、視頻點播等服務。選配語音遙控器,即可輕松實現語音換臺、搜索大片、語音控制播放暫停、快進、后退、調節音量,還能語音查天氣、查匯率、查股市資訊、學英語、問詩詞、問生活百科。廣電云盒接上攝像頭,就能通過電視大屏與親人視頻聊天,還能實現視頻會議。在不遠的將來,廣電云盒機頂盒還將與智能家居系統互聯互通,從而實現智慧輔助、燈光控制、安防監控、環境監測等智能化應用,為廣大用戶帶來更多智慧網絡體驗。
三是“智慧社區”。研發廣電智能網關,適應社區網格化和社區物業管理需求,建設智慧社區信息服務平臺,提升社區綜合管理水平,統籌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商業服務等資源,圍繞居民信息、安防監控、智慧養老、醫療服務、智能家居、社區管理、電子商務、高空拋物監控、經營服務等綜合管理,提供健康科普功能,提升社區生活的現代化、智能化。2020年全區完成了多個示范社區建設,并不斷推廣,擴大覆蓋面。如廣西馬山縣最大的易地搬遷安置點白山鎮合誠社區,2020年10月自治區廣電局為包括合城社區在內的全區146個易地搬遷安置點設立整合了數字農家書屋與其他多種“智慧廣電”信息服務的全媒體信息室,隨著社區廣電網絡建設的完善,馬山縣電商環境大為改善,合誠社區居民參與電商創業的熱情高漲,馬山山羊、金銀花、藕粉、黃姜等有競爭力的拳頭產品正通過電商渠道走向全國。
四是“智慧鄉村”。以行政村為切入點,設立“一村一屏”個性化的開屏頁面,縣鄉村三級管理頁面應用呈現,開通包含三務公開(村務、黨務、財務)、便民服務、脫貧攻堅、健康科普、“我們村”、唱山歌等欄目,將平臺作為雪亮工程、看家寶等智慧應用的入口,突出鄉用和村用,把老百姓身邊的人和事、自編自演的活動等通過機頂盒在電視呈現。與縣級融媒體中心融合對接,落實各級信息員,建立信息的來源、審核、發布、考核管理等運行機制。隆林各族自治縣天生橋鎮巖場村的農民居民們做夢也想不到,竟然能夠擁有自己村的電視“頻道”,村里日常、自己組織的文藝表演節目,都能在“一村一屏”里呈現,鄉味十足的表演,記錄了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
五是“智慧教育”。借助覆蓋全區的網絡優勢,推動全區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接入廣電光纖網絡,依托智慧廣電云平臺,通過“有線+互聯網+教育”的模式,推出能實現“有線數字電視大屏+移動客戶端+PC端”三屏呈現的 “空中課堂”產品。去年疫情期間,我區是最早推出空中課堂的省區,累計上線人數超2億,令廣大學生輕松實現停課不停學。大化瑤族自治縣古河鄉丹桂村初二學生覃鴻森去年疫情期間就在家利用數字電視“空中課堂”學習,該村第一書記馬騰說,不少初三、高三學生面對升學壓力,“空中課堂”上線開播,對保障他們有效復學、緩解心理壓力起到重要作用。
六是“智慧醫療”。推動全區衛生健康管理部門和醫療衛生單位接入廣電光纖網絡,運用“廣電+互聯網+醫療”,匯集全國及自治區內各級醫療資源,為用戶提供優質的健康監護服務,為家庭成員的疾病預防、緊急救助、發現治療提供全程、專業、個性的“家庭醫生”式智慧醫療服務。依托智慧廣電云平臺,建設區、市、縣、鄉、村五級遠程醫療問診系統,逐步實現全區全民遠程醫療服務全覆蓋。
七是“智慧旅游”。結合地理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創新應用技術等,面向游客以及旅游管理單位、景區等機構打造數字化智慧旅游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逐步覆蓋全區的4A、5A景區等,為游客提供詳細的智慧旅游綜合信息服務。
八是“智慧政務”。參與政務外網政府信息化防控組織體系建設,實現與自治區級、市級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對接,通過廣電終端進行政務服務、自助服務,將政務服務延伸到鄉村、農戶家,提供全流程在線服務,實現平臺、服務的多元接入、實時對接、互聯互通和協同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