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助威-日本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播放-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乱码专区国产

先鋒觀察 | 一文帶你全覽廣電總局2020政策條令

http://www.milansecai.com時間:2020-12-16 10:34:13

媒體深度融合

11月26日,廣電總局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11月13日,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關于同意創建中國(湖南)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的批復》,同意湖南省創建中國(湖南)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

3月8日。廣電總局公布2019年度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先導單位、典型案例、成長項目征集評選結果的通知。在評選名單中,共評選出10家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先導單位、15個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典型案例以及14個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成長項目。

推進深度融合

11月26日,廣電總局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該文件中,確定了打造新型廣播電視主流媒體、推動行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的具體行動方案。除此之外,明確提出任務目標,進一步指明了打造新型廣播電視主流媒體的具體路徑,釋放出多方面的新的政策信號。該文件具有強針對性、創新性和實用性,成為當前廣電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指導文件。

圖片


在各具體部分將適用的中央文件與行業既有政策供給有機集成,力求最大力度支持行業在服務大局中充分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比如,第17條“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上市”“混合所有制改革”,第19條“高層次人才工資分配激勵、科研成果轉化獎勵”“中長期激勵”,第21條“加大培訓投入預算,強化系統性技能培訓”等,都是對中央政策精神的直接落實。

除此之外,《意見》對標中央文件精神,分“1至2年”和“2至3年”兩個階段提出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具體目標,以及“逐步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的中長期目標。

工作落實

11月13日,湖南省創建中國(湖南)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創新中心。該創新中心將緊緊圍繞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這一中心任務,積極開展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理論研究、模式探索、技術應用、項目孵化工作,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一體發展。

2020年3月,在廣電總局公布的2019年度評選結果名單中,共評出江蘇省蘇州市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CGTN 融媒中心、湖北長江云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先導單位,湖南廣播電視臺媒體融合的“芒果模式”、浙江省安吉縣廣播電視臺媒體智慧化融合案例、上海廣播電視臺“看看新聞 Knews”、湖北長江云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長江云移動政務融媒體平臺等15個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典型案例,山東廣播電視臺“閃電新聞”客戶端、廣東廣播電視臺“粵聽”App等14個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成長項目。

據小編了解,2020年終評將會在南京舉行,15家先導單位、22個典型案例和23個成長項目共計60項入圍終評。

產業建設

2020年4月,廣電總局頒發了“6號令”即《廣播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規定》。

11月4日,廣電總局發布了關于印發《防范和懲治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制規定》的通知。

規范廣播電視行業統計管理

4月13日,廣電總局頒發了“6號令”即《廣播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規定》。該規定適用于廣播電視主管部門依法調查、搜集、整理、研究和提供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統計資料(包括大數據統計資料)的廣播電視行業統計活動”。

圖片


一方面,《規定》意在為確保統計資料真實準確、完整及時提供法治保障;另一方面,則為規范市場數據統計、發布和管理工作,開展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及打擊數據造假行為等提供法律依據。可知,該《規定》也可看作對行業收視率(點擊率)造假進行的有理有據的法律規范。


11月4日,廣電總局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印發《防范和懲治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制規定》的通知,“全面防范和嚴肅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健全落實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統計工作責任制”,并點明“零容忍”,再次為打擊數據作假上弦。


《規定》指出,要建立“誰主管、誰負責,誰統計、誰負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并“對統計造假、弄虛作假實行‘零容忍’,嚴格落實統計違紀違法責任人處分處理建議制度,嚴肅追究統計人員統計造假、弄虛作假黨紀政務責任”。


技術創新驅動


2020年5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公告,關于國家廣電總局公共服務司探索推進“智慧廣電+公共服務”的通知。

7月份,國家廣電總局規劃財務司編制的《應急廣播平臺工程建設技術標準》發布。

11月19日,國家廣電總局、應急管理部印發《關于進一步發揮應急廣播在應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見》。


“智慧廣電+公共服務”


圖片


5月8日,國家廣電總局公共服務司與阿里云召開座談會,圍繞運用阿里云新技術推進“智慧廣電+公共服務”進行會商研討。


阿里云相關人員從共享平臺、智能服務等方面介紹了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支撐方案。雙方就如何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高新技術,完善廣播電視內容需求反饋機制,實現內容生產傳播方式變革,推動公共服務轉型升級進行了交流,并就繼續加強合作,推進“智慧廣電+公共服務”建設積極開展探索。


通知背景在于今年4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 《任務》從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優化城鎮化空間格局、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提出了28項重點任務。


其中在第十七條改善城市公用設施任務中,提出實施智慧廣電公共服務工程。這個工程,中國廣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這個工程與全國一網,與廣電5G都息息相關。


在最近的廣電網絡動態中,12月8日,貴廣網絡與安順市政府簽訂《智慧廣電(城市)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將在11個方面深化“智慧廣電+”工作,全面助力全省智慧廣電綜合試驗區建設。推進“智慧廣電+農業、水利、政務、環保、醫療、交通、民生、災害預警、林業、城市管理、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合作。


打造應急體系


7月,廣電總局規劃財務司編制的《應急廣播平臺工程建設技術標準》發布,被批準為廣播電視工程建設推薦性行業標準。


11月19日,廣電總局、應急管理部印發《關于進一步發揮應急廣播在應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見》。

圖片


《意見》提出充分發揮應急廣播緊急情況下可強制開啟的特點,鼓勵各地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探索開展大喇叭、收音機、電視等終端的自動喚醒和主動播發工作。


除此之外兩部門明確提出工作目標,力爭到2025年完成全國各級應急廣播系統與應急管理信息系統對接工作,“中央-省-市-縣-鄉(街道)-村(社區)”六級應急廣播體系初步形成,并將應急廣播主動發布終端人口覆蓋率達到90%以上。


其中,災害事故多發易發頻發地區應急廣播平臺應于2022年底前全部建成,應急廣播主動發布終端人口覆蓋率95%以上。


網絡視聽工作推進


11月4日,廣電總局辦公廳下發關于印發《防范和懲治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制規定》的通知。

11月23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


防范數據造假


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防范和懲治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制規定》,進一步健全落實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統計工作責任制。


從數據源頭上治理收視收聽率(點擊率)造假亂象,從數據統計的體制、機制改革上入手,體現著治理思路的轉變。


視聽傳播行業的發展繁榮,需要“數據治理”作保障。加大監管力度,不斷健全視聽傳播數據的管理體系,依托大數據等手段完善統計信息系統,才能讓相關政策法規更好落地見效,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加強直播環境治理


為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范,強化導向和價值引領,營造行業健康生態,防范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滋生蔓延,國家廣電總局下發《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


圖片


通知規定,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注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網絡秀場直播平臺、電商直播平臺要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正確方向,促進網絡視聽空間清朗。


2020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突破9億,網民使用率為95.8%。根據《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9.01億,短視頻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110分鐘。網絡視聽產業產業越發達,環境的治理就顯得格外重要。



來源: 廣電獨家  編輯: 馬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