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日(大年初二),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創新中心西部網如期推出了《虎虎生V向未來——網絡綜藝達人新春大聯歡》(網綜春晚),在集團地面頻道及各大新媒體平臺融合播出,收視點擊雙雙飄紅。為克服疫情困難,彰顯融媒時代的全民參與性,晚會制作從以前單純自制向“OGC+PGC+全媒體平臺聚合”的創新模式轉變。集團陜西2套及新媒體矩陣平臺首播觀看量超過100萬,相關話題總點擊量超千萬。
播出次日,創新中心西部網設置的微博話題#被陜西網綜春晚霸屏了#大年初三占據同城熱搜第一位。這臺由來自全網總粉絲量超過千萬的綜藝達人帶來了“網綜晚會”傳播效果顯著的背后是因為具備以下優勢:
一、突破局限,融會貫通,蓄勢發力,借力頂流,獨樹一幟。
由擁有43.9萬粉絲的舞者紫顏帶來的《百舞驚鴻》來說,整場一人獨舞,活潑靈動,俏皮可愛。她的服裝造型吸納了二次元文化,又COS當下國內擁有最多用戶的MOBA手游《王者榮耀》中公孫離的造型。從2020年至今《王者榮耀》日活躍用戶日均1億,成為全球第一個日活躍用戶日均“億”量級的游戲產品。這款游戲根植于中國土壤,創造日活躍用戶量歷史記錄,實踐中國傳統文化輸出,打造出頂流自主研發大IP。《百舞驚鴻》這個節目自帶頂流話題,加上舞者的精美藝術表達力,極度還原了CG動畫中公孫離在長安城樓上,盛世一舞現驚鴻的浪漫場面。“花鈿急轉歌不緩,玉臂纖手腰肢軟,繁姿凌波驚鴻雁,輕衣旋罷上九天。”節目選擇既具備時下熱點,又符合長安的地域身份特點,將國際化、中國風、現代感濃縮在翩翩舞姿中,如打開一扇時空穿越之門,夢幻而美好。
《神女劈觀》是由國產游戲《原神》中設計的故事情節,上線后,迅速在全球玩家中掀起中國戲曲熱潮。《神女劈觀》原唱者、上海京劇院青年演員楊揚首度在舞臺上呈現現場版《神女劈觀》時,B站數據顯示,音樂會峰值人氣超過3380萬,位居B站直播排行榜第一。這個作品一經問世就引發了全球熱議,獲得央視點名表揚,被新華社、中新網等央媒報道。《神女劈觀》通過最潮的游戲角色設計轉而推廣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戲曲,是一例非常成功的文化國際傳播案例。
“網綜晚會”上擁有4.1萬粉絲的達人泠云帶來的由中國傳統民樂嗩吶和竹笛演奏的《神女劈觀》,一人演奏兩種樂器,通過不斷的場景轉換,將游戲中人物“云先生”的戲曲以另一種形式展示在網友面前。
將此類以游戲劇情為背景創作的節目,集話題、流量、文化、時代感于一身的節目搬上網絡春晚,彰顯了融媒時代下,對節目思考上的局限突破,做到了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特點,實踐了“融合”的精彩。
二、緊隨時代流行,打造出朝氣蓬勃、喜聞樂見的視聽盛宴。
葉銳文帶來的吉他演奏《紅樓夢序曲》,古曲新法彈,而“樂落清音”帶來的琵琶演奏《熱愛105°C的你》卻又新曲古法彈,兩個節目畫面古風且俏皮,音樂明快卻又古典,各種元素相互碰撞但又完美演繹,將耳熟能詳的流行曲以另類方式表達出獨特魅力。《不藏名》也通過譜新曲、填古詞的方式進行再創作,星辰入詩,山海成畫,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一曲清歌千古唱。這種新的創作模式讓各年齡層的觀眾都能喜歡上這種古今結合的模式。
再說節目《蘇小小》,這部以中國版的“茶花女”蘇小小為故事原型創作的聲情并茂,有戲曲唱腔的歌曲,在藝術表達上悠揚婉轉,精致細膩,處處入戲,弦音繞梁。眾所周知,在流行歌壇中,戲腔音樂雖屬小眾流派,但逢出卻必成精品,如《刀馬旦》《霍元甲》《北京一夜》《susan說》等。而近兩年流行的戲腔歌曲,如《廣寒宮》《琵琶行》《牽絲戲》《赤伶》等更是火遍各大視頻APP,成為播放量過億視頻的BGM。
這些戲腔音樂大多以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為創作背景,在滿足人們對音樂鑒賞的同時,增加了對背景人物及故事的探索趣味和遐想的空間。在音符流轉之中,模糊了時空,錯亂了身份,聽著離人舊時事,引得熱淚同感懷。或許,這就是中國戲腔歌曲的魅力所在,也是近幾年呈現井噴式創作的原因,尤其是這一藝術形式亦獲得了年輕人的認可和追捧。晚會后半部分的《戲腔聯唱》就是給喜歡此類風格的觀眾準備的饕餮盛宴。
此類節目的選擇,既緊貼當下、關注時代新氣象,又有效地弘揚了國學國粹。
三、貫穿表達文化自信:找準定位,深耕傳統,融合創新。
感悟與鉆研是創新的靈魂,堅持與實踐是創新的生命。在節目《搖一天衛星把你迎》中,主唱抱著吉他演唱在前,背后像一幅《漢宮春曉圖》徐徐展開,千年前的宮廷樂師從畫師的絹帛中走出,躍然于屏幕之上,古樂器與吉他迸發出的音符在吟唱者的字句中融為一體,渾然天成。這一夜是古人與今人的浪漫邂逅,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恣意豪飲,是不醉不歸的盛世狂歡,為觀眾共同彈唱一曲盛世華章。
陜西是中國航天的重要基地,航天器發動機、信號傳感、回收艙是陜西航天人擔當的重任。在每一次舉國關注的飛天夢里,都有陜西人的自豪與驕傲!《搖一天衛星把你迎》關注到與陜西密切相關的“航天夢”話題,加之以創新方式的解讀,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值得深耕細作的節目類型。
2021年火出圈的是河南衛視。驚艷眾人的水下洛神舞《祈》如天仙下凡;《龍門金剛》威嚴肅穆讓全場人震驚;《唐宮夜宴》一夜就收獲了超20億的全網播放流量。河南衛視抓住契機,找準定位,深耕文化,一鼓作氣,陸續推出了《舞千年》《中秋奇妙游》《國色天香》等節目,舞金碧輝煌,憶盛世大唐。
此類節目沒有營銷,沒有流量明星,靠的是文化自信,用心打磨劇本道具,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表達相結合,打造出一個又一個的頂流節目,并用實力俘獲萬千觀眾。
2022年央視春晚的《只此青綠》被網友評為全場最佳。以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為創作背景,萃取出中國山水畫中集沉靜、優雅、高貴為一體的青綠色作為舞者的服裝配色。高高的黑色發髻猶如高聳入云的山巒,用服飾的裝扮將畫中山水擬人化。舞者長袖揮舞,上半身后仰,與地面平行,被稱為“青綠腰”的絕美動作幻化成畫中的“險峰”,像陡峭不可攀的山石一般,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以身入畫,以境入畫。“青綠腰”也在各大媒體平臺上爆火,被紛紛效仿。
此類節目走紅的背后,也折射出觀眾不分年齡、圈層、地域,但共同渴望有內涵、有營養、有美感的精良之作。本次晚會中這樣的文化自信貫穿始終。
四、用紀錄片的手法鐫刻歷史,貼近生活,傳遞正能量
沒有一種職業注定是英雄,只是有人選擇了迎難而上;沒有一種歲月是天然靜好,只是有人替你我負重前行。
節目《團圓》以舞蹈的表現形式展示了疫情下的西安城,讓人焦慮彷徨、心情沉重,卻在困境中仍然齊心合力共克時艱;《我在》則用時下最火爆、最勵志的歌曲為BGM,歌詞中的平凡英雄,具象化成了人民公安、交警、醫護人員,記錄他們在疫情爆發時迎難而上,夜以繼日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感人畫面,既讓觀眾對抗疫英雄的感恩之情直抵人心,又使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倍增。
選擇這些節目,關注疫情大事件,是必要的也是感人的。因為每個陜西人尤其是西安人,都會有深深的共鳴。最后節目《長安擁有我們》,用抒情的方式,為疫情的緊張氣氛畫上了休止符,這是對于戰勝疫情的決心和承諾,也是承上啟下使晚會平穩過渡到了下一個單元。
五、地域特色豐富,給陜西本土明星、網紅提供了一個展示舞臺
節目《all in my city》《來長安》《西安歡迎你》唱出了西安城的變化,唱出了西安人的驕傲。余暉下的大雁塔和古城墻沉淀著長安城的歲月與文化,燈光璀璨的奧體中心和曲江池畔彰顯著西安城的與時俱進。搖滾與RAP在不同的維度,卻發出了同一個聲音:老樹新枝皆可共生發于此城此地。傳承與創新,古樸與現代,相得益彰,相映生輝,這些都在節目中得以互相印證和呈現。
《最愛大陜北》《黃土謠》等節目將鏡頭聚焦在陜北。陜北人民的淳樸熱情,激情豪邁都在高亢嘹亮的歌聲中調動了觀眾的感情。
《簡單的陪伴》用接地氣的本土網紅演繹平常百姓家的過年故事。鄉音濃濃的“土味”視頻樸素簡單地傳達了春節的氣氛和百姓的愿望。短視頻節目是網絡春晚與傳統春晚相比,較為突出優勢。它能夠擺脫舞臺的束縛,也便于拓展多種形式的表達。網絡春晚之后將加重這一類節目的比例,如提前在網上征集創意好、有內容的短視頻留存備用。
總體來看《虎虎生V向未來——網絡綜藝達人新春大聯歡》形式多樣,彩蛋滿滿,每個節目自帶流量話題,并集結了時下最具影響力的網紅、UP主、抖音博主等,網感十足,富有活力。晚會還推出了AI虛擬主持人,探索科技,創新賦能。
網絡春晚因其制作模式的靈活性和網友收視習慣的不斷改變,還有很大的提升高度和創新空間。相信在集團對創新中心西部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標,下一屆網絡春晚會有長足進步和更優異的表現。